半社会主义论坛 — 半社学会的官方论坛
把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的历史任务完成到底,把存在两面性的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发挥到底,不断改革不断发展,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在半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驾驭两面性的资本主义是非常革命的历史任务。

Join the forum, it's quick and easy

半社会主义论坛 — 半社学会的官方论坛
把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的历史任务完成到底,把存在两面性的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发挥到底,不断改革不断发展,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在半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驾驭两面性的资本主义是非常革命的历史任务。
半社会主义论坛 — 半社学会的官方论坛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现代马克思主义 概述

向下

现代马克思主义 概述 Empty 现代马克思主义 概述

帖子 由 Admin 周四 9 五月 2013 - 23:36

现代马克思主义 概述
沐子映
[作者简介]沐子映(1979—),男,湖北浠水人,重庆大学毕业。
[摘要] 阶级社会的社会结构(家庭、城乡差别、国家、民族)经过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结构发展成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结构(小区、区域、星球、星族):全球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个区域若干人口。区域的核心为城区,城区的外围为农业区。城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工业区,一部分是生活区。生活区由若干个消费小区组成,每个消费小区若干人口。消费小区中主要有:餐饮业部门和餐饮中心、洗涤业部门和服装中心、住宿中心;精神生产部门、计算机网络中心。 生活区中有:成人的消费小区;老人的消费小区,病人的消费小区,残疾人的消费小区;孕男孕女的消费小区,孕妇的消费小区,婴儿和乳母的消费小区,幼儿的消费小区,儿童的消费小区,少年的消费小区。
[关键词]生产力 生产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 消灭城乡差别 消灭家庭 消灭国家 消灭民族 农民问题

马克思一生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发达国家现代无产者阶级在批判地研究现代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发现了消费小区理论,即发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结构。
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现代马克思主义包括: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共产主义社会学、科学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社会学
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结构,简要地概述如下:
全球划分为三千个区域,每个区域两百万人口。区域的核心为城区,城区的外围为农业区。城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工业区,一部分是生活区。生活区由近一千个消费小区组成,每个消费小区两千人。消费小区里主要有:餐饮业部门和餐饮中心、洗涤业部门和服装中心、住宿中心等吃穿住用行五大消费中心;精神生产部门、计算机网络中心。
要保证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即要保证每个人能够“今天上午在这个生产部门活动,明天上午在那个生产部门活动;今天下午在这个精神生产部门发展,明天下午在那个精神生产部门发展”,就要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自由人联合体在生产部门;自由人联合体在消费小区。
近一千个消费小区中:成人的消费小区六百个;老人的消费小区两百个,病人的消费小区数个,残疾人的消费小区;孕男孕女的消费小区几个,孕妇的消费小区十个,婴儿和乳母的消费小区十几个,幼儿的消费小区几十个,儿童的消费小区几十个,少年的消费小区一百个。

为了深入理解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结构,简要地叙述一下马克思主义史:
十八世纪下半叶,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生产力从工场手工业时期发展到机械化、蒸汽化工业时代,与工场手工业时期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按资分配”不能适应发展了的生产力,而必须由新的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生产中人与人的互助合作关系、按劳分配”来代替;完成这个代替,变革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必须运用上层建筑“无产阶级专政”:“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1]“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2]这就是马克思的过渡时期理论和社会主义第一阶段理论。
列宁根据马克思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组建政党,这个无产阶级政党帮助资产阶级政党“反对君主专制,实现君主立宪,尽可能引向实现民主共和”,完成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从而为下一步的无产阶级革命扫清地基。在国际上,当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及其导致的帝国主义上层建筑到来时,列宁适应时代的发展,创立了帝国主义理论,他发现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国内,二月革命一下子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了民主共和政制,无产阶级政党得以在这个地基上开展活动、扩大影响,从而迅速成长壮大。与此同时,愈来愈迫切的理论问题和政治实践摆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面前,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向人们清楚地阐述了马克思的过渡时期理论和社会主义第一阶段理论。十月革命的胜利及其后政治实践的成功,标志着俄国从资本主义进入过渡时期。但是俄国是一个工业很不发达的农民国家:这样的国家首先要发展生产力,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如何发展生产力、运用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来使生产力发展到机械化、蒸汽化时代的工业和农业(不仅在质上(工业时代,或称工业质量),而且在量上(工厂数量)达到发达国家的生产力——落后国家的生产力之所以落后,首先在于工厂数量达不到发达国家的工厂数量,其次在于大多数工厂的工业所处的时代达不到发达国家的工厂工业所处的时代),马克思没有留下任何论述,列宁不得不进行全新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开始时实行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后来改行新经济政策迂回过渡……
斯大林对列宁的落后国家的过渡时期理论懂得十之五六,对马克思的发达国家的过渡时期理论懂得十之二三,对社会主义第一阶段理论懂得很少,1936年胜利成为发达的工业国家的苏联(80多年来,所有以社会主义为方向、没有渡过过渡时期的国家,只有苏联东欧国家的生产力达到了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中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造就了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三个发达地区(工厂数量大致达到了,但并不是所有的工厂的工业都达到了同时代的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工厂工业所处的时代,因而称之为比较发达地区更恰当),中国的这三个比较发达地区大概可以用19世纪上半叶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来比拟,而西部地区与这三个地区的差距,也可与19世纪上半叶东欧国家与这三个国家的差距相比),当渡过过渡时期、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第一阶段要求把消灭阶级、消灭国家(国家消亡、民主消亡)提到日程上来时,斯大林止步不前了,他赞扬无产阶级民主,辨解说由于对外职能的必要,国家还不能消亡。斯大林主义是“革命马克思主义”[3][4]。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达到了“科学马克思主义”[5]的高度,列宁不仅理解、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那么列宁之后,应该怎样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呢?
十九世纪七、八、九十年代,发达国家的生产力从机械化、蒸汽化工业时代发展到机械化、电气化工业时代,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落后的俄国,列宁提出要实现“全俄电气化”,那么在经过过渡时期,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无阶级社会)第一阶段之后,应当适应时代的发展,创立电气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第二阶段理论:与机械化、电气化工业时代生产力相应的生产关系是“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生产中人与人的互助合作关系、按需分配”,社会科学的这次革命发生后,在实践上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第二阶段,同时提出:自此以后的无产阶级革命都是和平革命。然而,第二次社会科学的革命没有发生。试问:人们不能继承马克思主义的过渡时期理论和社会主义第一阶段理论,又如何能发展出社会主义第二阶段理论呢?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发达国家的生产力从机械化、电气化工业时代发展到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工业时代,这时应当创立自动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第三阶段理论: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工业时代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是“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生产中人与人的互助合作关系、按需分配、缩短工作日”。第三次社会科学的革命必然要发生,但是在地球人类史上没有发生。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信息化(生产自动化,传播网络化;厂区智能化,小区智能化)时代来临: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提高到不能再提高)——在发达国家,精神生产生活领域不可或缺的传播手段从十五世纪开始的印刷化经过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的电子化(广播电视)发展到现代的网络化——在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厂区智能化为“自由人联合体在生产部门”的实现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持,小区智能化为“自由人联合体在消费小区”的实现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持。这时应当创立信息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论:现代的生产关系是“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生产中人与人的互助合作关系、按需分配、最短工作日、自由人的联合体”。第四次社会科学的革命必然要发生,而且已经在发生。

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和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呢?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这样论述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体系和著作:“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例如消灭城乡对立,消灭家庭,消灭私人营利,消灭雇佣劳动,提倡社会和谐,把国家变成纯粹的生产管理机构[MAEN,1,304]”
在列宁的《卡尔•马克思(传略和马克思主义概述)》<社会主义>[L,2,439—442]中,有且只有六个问题:
“从上文……直接结果”——经济的必然性。
“资本主义……在重新分布人口(既消除农村的荒僻、与世隔绝和不开化状态,也消除大量人口集中在大城市的反常现象)的基础上结合起来”——消灭城乡差别。
“现代……唯一方法”——消灭家庭。
“民族是……的真理”——消灭民族。
“国家这个……陈列在一起”——消灭国家。
“最后……的好处”——必须在过渡时期解决的农民问题(消灭工农差别——把农民变为产业工人、由农业工人从事大农业,必须在过渡时期完成)。
《德意志意识形态》不仅论述城乡差别(104页)、家庭(83页)、国家(84,85页)、民族(86,87页),而且论述分工(《马恩选集》第82—87页,第104页) ——马克思着重指出:是分工导致了城乡差别的存在,是分工导致了家庭的存在,是分工导致了国家的存在,是分工(或者说,是私有制:“分工和私有制是两个同义语,讲的是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MAEN,1,84]”)导致了民族的存在。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一消失——自由人的联合体一实现——城乡差别、家庭、国家、民族也就随着分工、私有制的消失而消失了。
社会学(社会主义社会学)
经济学 社会主义(消灭分工,全面发展)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全面发展 城乡差别 家庭 国家 民族
蒸汽化 过渡时期 消灭城乡差别 消灭国家
蒸汽化 按劳分配 单方面发展 私人的家务… 几百种
电气化 按需分配 双方面发展 孩子的抚养… 几十种
自动化 缩短工作日 多方面发展 一生多次婚姻 几种语言
自由人联合体 全面发展 恋爱自由 一种语言
“消灭城乡差别”——划分区域,平均分布人口;区域内人口分布:除了必要的农业人口,全部人口集中在城区。——只有这样,才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无阶级社会)第一阶段。
“消灭国家”——政治意义上的国家消失了,标志着过渡时期的结束,无阶级社会的建成。
世界上的语言的统一(即通用语言以外的很多种语言的消灭)程度表明着民族的融合(即民族的取消)程度。地域性的、民族性的个人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世界历史性的个人,何种程度上成为世界公民,当然凭感性感觉就知道了(可是如果要给一个可以量化的指标的话,那么这就是世界上语言的不断消灭后剩留下来的得到广泛使用的语言(即通用语言)的种数)。

在讲个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之前,先把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分别分类:
人们首先必须吃、穿、住、用、行,然后才能从事构造、艺术、科学、哲学。
农业 农产品加工业 餐饮业 …………………………………………………………吃
农业(棉花) 纺织业 服装业 洗涤业……………………………………………穿
建材业 建筑业…………………………………………………………………………住
(生活用品多而琐碎, 暂且不提)……………………………………………………用
采矿业 冶金业 客车制造业 客运业………………………………………………行
产业部门中的自动化机器体系,专家把它分为(1)加工系统 把原材料转变为最后产品的部分,包括各种加工设备,每一种加工设备都由电动机、传动机构、工作机(机械)组成 (2)运储及管理系统 (以机械制造业为例(客车制造业与其相似,其他产业就其原材料的运输、劳动对象的加工、产品的储存来说也是同样的过程))实施对毛坯、夹具、工件、刀具等出入库的搬运、装卸工作。搬运由托盘夹具和工件传递系统来完成,装卸工件的机器人给加工设备把工件装上;加工设备加工完后,装卸工件的机器人把工件卸下(货车运输原材料给工厂,经过机器体系的一系列加工后,堆垛机把成品储存在工厂仓库) (3)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一个多级递阶控制系统) 实施对整个柔性制造系统的监控。由各种传感器来监督,由各级控制器(每一级控制器都由计算机和控制器组成)来控制。
采矿业 冶金业 物质设备(货车、机械、堆垛机)制造业 设备安
采矿业 冶金业 能量设备(发电机、电动机、传动机构)制造业 装和系
硅提纯业 硅芯片制造业 信息设备(传感器、计算机、控制器)制造业 统集成业
[注]:物质设备(物质运输设备、物质加工设备、物质储存设备)、能量设备(转化为电能设备、电能转动能设备、动能传递设备)、信息设备(信息采集设备、信息处理设备、信息输出控制设备)
传播的网络化(精神产品的储存—网络化的传播—精神产品的需取、消费),需要:
采矿业 非金属材料制备业 (摄像机、文字录入设备等)制造业
硅提纯业 硅芯片制造业 网络计算机制造业
根据马克思的“人脑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精神生产分为:
构造 规划
艺术美 现实美
造型艺术:绘画 雕塑 自然美
表情艺术:音乐 舞蹈 人体美:容貌美 人体美
语言艺术 产品美:食品美 服饰美 建筑美 园林美
综合艺术:戏剧 电影 用品美 汽车美
科学 技术
物理学 化学 生物学 材料技术 能源技术 信息技术
天文学 地质学 数学 生物技术 空间技术 海洋工程技术
哲学 社会学

机械化、蒸汽化工业时代,全体劳动者八小时工作日,所生产的产品仍然不能满足需要。个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个人能从事一种物质生产,即单方面发展(这里所说的个人是指一般个人,他还不能从事精神生产;而在社会主义社会必须遵守“人人必须劳动”的社会主义原则的从前的脑力劳动者,既能从事物质生产,又能从事精神生产(在八小时以外)——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才可能有以后的用“电动机、传动机构、工作机”代替马克思那个时代的“蒸汽机、传动机构、工具机或工作机”——但是他是作为特殊个人,而与一般个人相区别)。城乡差别:农业人口减少到蒸汽化时代的农业所需的农业工人人数。家庭:“私人的家务变为社会的事业[6]”(家庭的洗衣做饭变为社会的餐饮业部门、洗涤业部门。)(在社会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由于按劳分配,子女还不能与父母分离——马克思列宁的消费合作社(洗涤业部门、餐饮业部门代替了个人或家庭的洗衣做饭,但由于按劳分配,家庭作为分配的单位还继续存在)和生产合作社。八十多年来,马克思列宁的消费合作社不仅没有被发展,而且甚至连自身都没有被继承下来——建设部所说的住宅小区、房地产业界所说的社区或社区会所、狭隘社会学研究的城市社区,都没有消费合作社的味道)。国家(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说法“其次,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而且这种共同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而首先是作为彼此有了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 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采取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7]”):(1)特殊利益:消费资料再多一些就好了(2)共同利益,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如果我多拿一些,别人的消费资料就少了——我绝不能多拿(3)个别人多拿了,我和大家在实践上立即制止。国家(按照列宁的说法):(1)(2)遵守公共生活规则,“人们对于人类一切公共生活的简单的基本规则就会很快从必须遵守变成习惯于遵守了”(3)捍卫权利:保卫消费资料方面的资产阶级权利(当自己的消费资料被侵犯(这种情况很少发生,是极个别情况)时,保卫、律他。“我们丝毫也不否认个别人采取极端行动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同样也不否认有镇压这种行动的必要性。但是,第一,做这件事情用不着什么实行镇压的特殊机器,特殊机构,武装的人民自己会来做这项工作,而且做起来非常简单容易,就像现代社会中任何一群文明人强行拉开打架的人或制止虐待妇女一样。[8]”)。民族:几百种语言。
社会主义社会是无阶级社会,过渡时期必须消灭阶级(首先镇压资产阶级、消灭资产阶级,然后消灭无产阶级阶级本身)、消灭国家。“只要其他阶级特别是资本家阶级还存在,只要无产阶级还在同它们进行斗争(因为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无产阶级的敌人和旧的社会组织还没有消失),无产阶级就必须采用暴力措施,也就是政府的措施;如果无产阶级本身还是一个阶级,如果作为阶级斗争和阶级存在的基础的经济条件还没有消失,那么就必须用暴力来消灭或改造这种经济条件,并且必须用暴力来加速这一改造的过程。[11]”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并不取消阶级斗争,工人阶级正是通过阶级斗争致力于消灭一切阶级,从而消灭一切阶级统治……[12]”“阶级统治一旦消失,目前政治意义上的国家也就不存在了……[13]”“无产阶级必须采取政治行动,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作为达到废除阶级并和阶级一起废除国家的过渡。这种观点在《***宣言》中已经申述过并且以后又重述过无数次。[14]”“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如果说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一定要联合为阶级,如果说它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消灭了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19]” 社会主义社会没有城乡差别,这要求过渡时期必须消灭城乡差别。而城乡差别并不仅仅是指城市和乡村的差别,而且是指大城市和城市的差别。要消灭大城市和城市的差别,就必须划分区域,平均分布人口,平衡分布工业。“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通过把人口更平均地分布于全国的办法逐步消灭城乡差别。[15]”“只有使人口尽可能地平均分布于全国,……才能使农村人口从他们数千年来几乎一成不变地在其中受煎熬的那种与世隔绝的和愚昧无知的状态中挣脱出来。[16]”“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或发展。[17]”“因此,从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均衡的分布是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的条件这方面来说,……的确,文明在大城市中给我们留下了一种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和力量才能消除的遗产。但是这种遗产必须被消除而且必将被消除,即使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城市的毁灭,肯定是会实现的。[18]”
机械化、电气化工业时代(的发达国家),全体劳动者八小时工作日,所生产的产品能够满足需要。个人的全面发展程度(在自由时间里发展自已的多方面能力,因而自由时间的多少决定着个人能力发展的方面的多少,决定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程度。自由时间=24小时﹣11小时消费日(据统计,个人生活必需时间为10小时32分钟,约等于11小时)﹣8小时工作日=5小时自由日。):个人能从事一种物质生产,一种精神生产,即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即双方面发展。城乡差别:农业人口减少到电气化时代的农业所需的工人人数,农业工人在农闲时期在城区从事精神生产——一旦只要求城区在农忙期间派人来从事农业生产,城乡差别就消失了;城乡差别本质上就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马恩选集》第104页)“第一次大分工,即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立即使农村人口陷于数千年的愚昧状况,使城市居民受到各自的专门手艺的奴役。它破坏了农村居民的精神发展的基础…… [9]”——因此,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一消失,城乡差别也就随之消失了。家庭:“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成为公共的事情。[6]”(孩子的抚养和教育在孩子的消费小区中进行。)(一旦开始把家庭成员分类,消费合作社就发展成为成人的消费小区(成人的消费合作社);老人的消费小区;孕男孕女的消费小区……)(消费小区就是消费合作社——前者是从集中起来的消费资料(消费中心)以及吃穿住用行五大消费中心的集合来说,后者则从消费者的联合体来说。)国家(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说法):(由于按需分配,消费资料方面的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消失了)(1)特殊利益:工作时间少一点就好了(2)共同利益,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如果我的劳动低于必要劳动时间,别人就要为我而增加劳动时间——我绝不能少劳动,哪怕是一分钟。(3)个别人没有完成必要劳动时间,我和大家立即制止。国家(按照列宁的说法):(1)(2)遵守公共生活规则,“人们已经十分习惯于遵守公共生活的基本规则”(3)捍卫权利:保卫劳动时间方面的资产阶级权利(消费资料方面的资产阶级权利历史地消失了)。民族:几十种语言。
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工业时代,全体劳动者生产出满足需要的产品所需要的工作日越来越短。个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个人能从事多种物质生产,多种精神生产,即多方面发展。城乡差别(如前所述,城乡差别消失了,在这里只是想提一个问题:农业区还有没有居民呢?答案也许是:农忙期间有,农闲期间没有。):农忙时期,城区派人来从事农业生产。家庭:一生多次婚姻(某个精神生产部门中的一对情侣,当他们要随自己的意愿到下一个精神生产部门时,意愿指向同一个精神生产部门的情况是绝无仅有,那么或者认为他们经过商量使意愿同一,从而坚持了一夫一妻制,或者认为直接随自己的意愿,这样一夫一妻制也就消失了)。国家:(工作日缩短,劳动(作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但个人的自由发展程度不高)(1)特殊利益:如果能更自由一些就好了(2)共同利益,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人们把我放在这里,我就要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民族:几种语言。
“最短工作日”大致是多少小时工作日呢?让我们来看看那存在于发达国家或地区中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1950—1999年美国劳动力的部门结构 单位:%
部门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1999
农业 11.2 7.6 4.0 3.5 2.9 2.6
采矿业 1.4 1.0 0.7 1.0 0.6 0.4
制造业 23.9 23.3 22.5 22.1 18.0 15.0
建筑业 3.6 4.0 4.1 6.3 6.5 6.7
运输、仓储及通信业 6.3 5.6 5.2 5.2 5.5 6.1
商业 14.7 15.8 17.5 20.3 20.7 20.6
金融保险及房地产 3.0 3.7 4.3 8.4 11.3 12.0
社会服务和个人服务 17.9 21.9 28.2 31.8 33.1 31.8
其他 18.0 17.1 13.5 1.4 1.4 4.8

年工作小时数 1867 1717 1594 1610 小时
每周工时 37.1 35.3 34.5 34.5 小时
GDP 1455 2046 3081 4230 5803 7394 十亿1990年国际元
人口 1522 1806 2050 2277 2499 2705 十万人
人均GDP 9561 11328 15030 18577 23214 27331 1990年国际元

多少小时工作年 866 626 533 495 小时
人均GDP/9561 1 1.18 1.57 1.94 2.42 2.85 倍(产出/需要)
多少小时工作年 866 399 220 173 小时,拟需要=9561
我们看到,现代(1999年)资本主义社会,30.8%(2.6+0.4+15.0+6.7+6.1=30.Cool的劳动力从事物质生产。
32.6%(20.6+12.0=32.6)的劳动力从事商品交换和货币融通,这是商品经济(货币经济)、市场经济所必需,而产品经济、仓储经济则根本不需要,坚决摒弃。
“在一个集体的,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社会中,生产者不交换自己的产品”,而是:消费者由于需要而到消费中心(例如服装中心)取得消费品……服装厂派人从纺织厂仓库运来需要的布料,生产者监督机器体系把它制成服装,服装成品储存在本厂仓库……纺织厂专门有人从产棉区仓库运来需要的棉花,生产者监督生产线把它纺织成布,纺织产品储存在本厂仓库……农业工人通过播种、施肥把土地变成棉花后,把棉花储存在农业区仓库——土地:需取—生产—储存,运输(需取)—生产—储存,运输(需取)—生产—储存,需取—消费—存在:人。
而社会服务和个人服务和其他中,一部分是共产主义社会由于不需要而摒弃的,如:咨询信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另一部分是共产主义社会也极为推崇、但要把它变为精神生产部门的,如:地质勘察业(属构造规划中的构造)、旅游业,各类技术服务业、教育(这不属于精神生产,而属于人自身的生产)、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但是共产主义社会里的人们并不是在劳动时间,而是在自由时间(在劳动时间即物质生产时间以外的时间)里自由地从事着精神生产。
原来由30.8%的劳动力花一年中的1610小时从事的物质生产,现在由全部的劳动力花一年中的500小时(1610*30.8%A /A =495.88)来从事,就是说,每星期只需要9.6小时
(495.88/52=9.53)。(1.36小时工作日,42小时工作月。)
(我们看到,从5301,9561到27331,人均GDP不断增长,究竟从哪一年起人均产品就已经能够满足需要了呢?1913年(电气化、按需分配时代的初期)人均GDP是5301国际元,1950年(电气化、按需分配时代的末期)是9561国际元,我们既然是估算,就满打满算,以最高的9561为满足需要吧。1999年是它的2.85倍,生产出2.85倍于需要的产品当然要495小时,而生产出满足需要的产品则只需要173小时。173小时工作年,3.3小时工作周。)
信息化时代(的发达国家或地区),全体劳动者173小时工作年,生产出满足需要的产品。个人的全面发展程度(自由时间=24小时-11小时消费日-1小时工作日=12小时自由日):个人能从事每一种物质生产,每一种精神生产。城乡差别:如前所述,消失了。家庭:个人的发展愈是自由,愈是全面,似乎一夫一妻制的残余愈消失得无影无踪。共产主义社会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或者坚持一夫一妻制,那么就是自由双人的联合体;或者是自由人的联合体,那么一夫一妻制也就消失了。国家:自由发展方面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统一(前面,政治意义上的国家——“共同利益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采取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消亡,现在,存在于观念之中的国家——“共同利益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消亡),“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自由发展只有在自由人的联合体中才能实现。民族:一种语言(或者是研究发现宇宙中存在着统一的语言,统一的文字(如果有,那么宇宙中各个星球人类(即宇宙中各个星族)当然应该使用宇宙语言、宇宙文字),那么地球星族(以地球为发源地、居住在若干个行星上的地球人类)就为自己创造出这种宇宙语言,宇宙文字;或者是发现不可能存在,那么很有可能,地球语言的桂冠就落在英语的头上)。自由人的联合体就是共产主义社会,民族范围内的自由人的联合体还只是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全球范围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才是完全的、彻底的共产主义社会。
结论:阶级社会的社会结构(城乡差别、家庭、国家、民族)经过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结构发展成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结构(小区、区域、星球、星族):全球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个区域若干人口。区域的核心为城区,城区的外围为农业区。城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工业区,一部分是生活区。生活区由若干个消费小区组成,每个消费小区若干人口。消费小区中主要有:餐饮业部门和餐饮中心、洗涤业部门和服装中心、住宿中心等吃穿住用行五大消费中心;精神生产部门、计算机网络中心。 生活区中有:成人的消费小区;老人的消费小区,病人的消费小区,残疾人的消费小区;孕男孕女的消费小区,孕妇的消费小区,婴儿和乳母的消费小区,幼儿的消费小区,儿童的消费小区,少年的消费小区。
以2000*1000*3000为例(2000人一个消费小区,1000个消费小区一个区域,3000个区域一个星球(更准确的说法是“3000个区域一个地球”,因为多少个区域一个星球是由这个星球的大小来决定的))……
一在地球上建起……个谷物加工厂,三百万个餐饮业部门和餐饮中心……个服装厂,三百万个洗涤业部门和服装中心……三百万个住宿中心…………我们就能实现“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生产中人与人的互助合作关系、173小时工作年”(物质生产方面)、“按需分配、11小时消费日”(物质生活方面);一在全球三百万个消费小区中建起……个会展中心、三百万个计算机网络中心(((建起……((当然是按照共产主义的物质生产过程,即按照从社会主义社会第二阶段起就能够运行起来的经济运行方式、产品经济、仓储经济的经济运行方式,而不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经济运行方式)),需要多少时间呢?对于发达国家,需要几年的时间。对于落后国家((落后国家必须在造就出发达国家的生产力的同时建起……。关于前一项“达到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按照邓小平的办法,要70年(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建国一百周年);按照斯大林的办法,只要十几年;在经济(生产力)方面,即使列宁能比斯大林更快,也不过快一两年,列宁的重要特点是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城乡差别、家庭、国家、民族、农民问题全面发展,换句话说,列宁是要在达到发达国家的生产力的同时建成社会主义;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马克思恩格斯一直认为,只有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才能建设社会主义,而落后国家则只有在发达国家的战胜了本国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的帮助下才能走向社会主义和最终建成社会主义,“《***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但是在俄国,我们看见,除了迅速盛行起来的资本主义狂热和刚开始发展的资产阶级土地所有制外,大半土地仍归农民公共占有。那么试问:俄国公社,这一固然已经大遭破坏的原始土地公共占有形式,是能够直接过渡到高级的共产主义的公共占有形式呢?或者相反,它还必须先经历西方的历史发展所经历的那个瓦解过程呢? 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唯一可能的答复是: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MAEN,1,251]”俄国十月革命引起了德国的“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革命,但前者没有成功,后者后来夭折,没有被战胜的发达国家资产阶级帮助已被战胜的俄国资产阶级,造成俄国三年的国内战争,战后俄苏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时希望得到外国投资,发达国家资产阶级不理不睬,所有这些就造成社会主义史上的不仅仅是落后国家的过渡时期,而且是落后国家的没有外部援助的过渡时期。但是所幸的是,这种情况再也不会重演:有了强大的生产力,又有了强大的思想,无产阶级很容易就战胜了资产阶级,而落后国家就会得到发达国家现代无产阶级(其政党是现代***,而各国现代***的国际联合组织就是现代共产国际)的帮助。没有外部援助的落后国家需要十几年,有外部援助的落后国家则只需要十一二年的时间),需要十一二年的时间;按照现代的产品经济、仓储经济,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我们就能实现“精神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6小时自由日”(精神生产方面)、“取其所需、6小时自由日”(精神生活方面)。至于自由人的联合体,则根据人的需要、社会的需要的发展而慢慢发展,逐步实现(通过中间环节“自由人的联合体(低级),自由人的联合体(中级),自由人的联合体(高级),区域范围内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百区域范围内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全球范围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来逐步实现)。
唯物辩证法
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如下:
自然辩证法:根据宇宙暴胀学说等现代科学,自然界的发展史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发展了的对自然史的认识,要求我们把自然辩证法分成三个部分:宇宙物质演化论、化学物质进化论、生物进化论。
物质只有一种运动形式:物理运动。
化学物质有两种运动形式: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占重要地位的是化学运动。
生命物质有三种运动形式: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当力学较长时间以来就已经能够把动物躯体中通过肌肉收缩而引起运动的骨骼杠杆的作用充分归之于那些对无生命的自然界也有效的规律时,对其他生命现象的物理化学的论证则几乎还处于发展的最初阶段。所以,当我们在这里研究运动的本性时,我们不得不把有机体的运动形式撇在一边。我们不得不局限于——按照科学的现状——无生命的自然界的运动形式。[10]”)、生命运动。占重要地位的是生命运动。
社会辩证法:
原始社会有三种生产:人自身生产、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三种生产中占统治地位的是人自身生产。
阶级社会有三种生产:人自身生产、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三种生产中占统治地位的是物质生产。
共产主义社会有三种生产:人自身生产、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三种生产中占统治地位的是精神生产。
自然规律中有物理规律、化学规律、生物规律,社会规律中也有三个规律:
人自身生产的规律“人的体质和智力决定血缘关系。性交关系构成家庭。家庭形式决定亲属制度。”(马克思已经发现了这个规律的后半部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表述了这半个部分。)现代科学中原始社会人的体质和智力的发展: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与恩格斯在《起源》中详细论述的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物质生产的规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经典表述,限于篇幅,这里简述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结构。经济结构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那个时代的这个论述“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后人发展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精神生产的规律“本质力量决定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结构。社会结构决定人类空间。”(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这个规律的雏形。)随着人类的本质力量(构造,规划;艺术美,现实美;科学,技术;哲学,社会学)特别是其中的科学技术和哲学社会学的发展,人类活动的空间会不断地拓展(对人类社会的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人口保持不变;扩大再生产,人口增加),要求空间的扩张(只有这样,转化为人口的物质才能不断增多)):最初是在行星上,一个,两个,三个…一百个…一万个……然后是在使之熄灭了的恒星上,一个,两个…一千个…一百万个……最后是向各个星球的地壳内部拓展。
从人自身生产这条线来看,社会的发展是这样的:血缘家庭社会、母系氏族(普那路亚家庭)社会、母系氏族(对偶家庭)社会、阶级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从物质生产这条线来看,社会的发展是这样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从精神生产这条线来看,社会的发展是这样的:原始社会、阶级社会、行星空间社会、星球空间社会、宇宙空间社会。
从三条线来看,社会的发展是这样的:血缘家庭社会、母系氏族(普那路亚家庭)社会、母系氏族(对偶家庭)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行星空间社会、星球空间社会、宇宙空间社会。
没有父系氏族社会这个过渡阶段,原始社会(人自身生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就不能向阶级社会(物质生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转变。没有社会主义社会(无阶级社会)这个过渡阶段,阶级社会就不能向共产主义社会(精神生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转变。
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我们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原因就在这里。
自然无辩证法(精神辩证法):
在前面,我们讲了“个人、家庭、城市和乡村、国家、民族、社会”中的“家庭、城市和乡村、国家、民族”的灭亡,现在来讲讲“个人、社会”的灭亡(全面地说,应是“个人、城区和农业区、社会”的灭亡)(仔细想来,区域(城区和农业区)是不能与个人、社会相并列的,能与之相并列的是区域(城区和农业区)人口,下详:
原始社会 社会结构 个人 氏族 胞族 部落 部落联盟 社会
人类空间 消费品
(氏族是由哪些成员组成的呢?氏族与家庭有什么不同呢?假定有一个四世同堂、每一对夫妻都育有两儿两女的大家庭,那么这个家庭就是:我父亲、我母亲;我、我妻子,我弟弟、我弟媳;我大儿子、大儿媳,我小儿子、小儿媳,我弟的大儿子、大儿媳,我弟的小儿子、小儿媳;我大儿子的大儿子……而氏族则是:(我母亲的姐妹兄弟、)我母亲;我姐姐,我妹妹,我,我弟弟;我姐姐的大女儿、我姐姐的小女儿、我姐姐的大儿子、小儿子,我妹妹的大女儿、我妹妹的小女儿、我妹妹的大儿子、小儿子;我姐姐的大女儿的大女儿……)
阶级社会 社会结构 个人 家庭 城乡人口 国家 民族 社会
人类空间 消费品 家庭住宅 城市乡村 地域

行星空间社会 社会结构 个人 小区人口 区域人口 星球人口 星族 社会
人类空间 消费品 小区 区域 星球 n个行星 n+n+…

星球空间社会 社会结构 个人 社会
人类空间 消费品

宇宙空间社会 社会结构 个人 社会
人类空间 消费品
)。
自然科学发展到恩格斯那个时代,恩格斯说:“但是,“一切产生出来的东西,都注定要灭亡”。也许经过多少亿年,多少万代生了又死;但是这样一个时期会无情地到来,那时日益衰竭的太阳热将不再能融解从两极逼近的冰,那时人们越来越聚集在赤道周围,最终连在那里也不再能够找到足以维持生存的热,那时有机生命的最后痕迹也将渐渐地消失,而地球,一个像月球一样死寂的冰冻的球体,将在深深的黑暗里沿着越来越狭小的轨道围绕着同样死寂的太阳旋转,最后就落在太阳上面。有的行星遭到这种命运比地球早些,有的比地球晚些;代替配置得和谐的、光明的、温暖的太阳系的,只是一个寒冷的、死去的球体,它在宇宙空间里循着自己的孤寂的轨道运行着。[MAEN,4,275] ……但是,当这样一个太阳系走完自己的生命旅程并且遭受一切有限物的命运,即死亡的时候,以后又会怎样呢? ……于是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放射到宇宙空间中去的热一定有可能通过某种途径转变为另一种运动形式,在这种运动形式中,它能够重新集结和活动起来。因此,阻碍已死的太阳重新转化为炽热气团的主要困难便消除了。…… 这是物质赖以运动的一个永恒的循环…… ……但是,不论这个循环在时间和空间中如何经常地和如何无情地完成着,不论有多少亿个太阳和地球产生和灭亡,不论要经历多长时间才能在一个太阳系内而且只在一个行星上形成有机生命的条件,不论有多么多的数也数不尽的有机物必定先产生和灭亡,然后具有能思维的脑子的动物才从它们中间发展出来,并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找到适于生存的条件,然后又被残酷地消灭,——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确信:物质在其一切变化中仍永远是物质,它的任何一个属性任何一个时候都不会丧失,因此,物质虽然必将以铁的必然性在地球再次毁灭物质的最高的精华——思维着的精神,但在另外的地方和另一个时候又一定会以同样的铁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生出来。”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来发展傅立叶、恩格斯的“人类将来要归于灭亡的思想”:“但是,“一切产生出来的东西,都注定要灭亡”。50亿年后,太阳(一颗很平常、极普通的主序星(可以存活100亿年,已经存活50亿年),与20亿多个主序星兄弟共同组成银河系)将体积膨胀为红巨星,那时,地球和地球上的人类社会将被吞没。演化为红巨星的太阳最后又演化为白矮星。 但是,当这样一个太阳系走完自己的生命旅程——气体云,“星胚”;主序星;红巨星,白矮星——并且遭受一切有限物的命运,即死亡的时候,以后又会怎样呢? ……因此,阻碍已演化为白矮星的太阳系重新转化为气体云的主要困难便消除了。 这是物质赖以运动的一个永恒的循环……但是,不论……不论……不论……不论……然后……然后又被残酷地消灭,——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确信:物质在其一切变化中仍永远是物质,它的任何一个属性任何一个时候都不会丧失,因此,物质虽然必将以铁的必然性在地球再次毁灭物质的最高的精华——思维着的精神,但在另外的地方和另一个时候又一定会以同样的铁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生出来。”
不,不,不可以。作为一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只能这样来发展傅立叶、恩格斯的“人类将来要归于灭亡的思想”:“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将从这种社会生产组织开始,在这个时期中,人自身以及人的活动的一切方面,尤其是自然科学,都将突飞猛进,使以往的一切都黯然失色。 但是,“一切产生出来的东西,都注定要灭亡”。在行星空间社会的末期,通过对人类社会的简单再生产,所有行星的壳层物质不断地转化为60亿亿人。在星球空间社会的末期,通过对人类社会的简单再生产,所有行星、恒星的壳层物质不断地转化为60万亿亿亿人。在宇宙空间社会的末期,通过对人类社会的简单再生产,宇宙中所有物质不断地转化为60万亿亿亿亿人。(行星人口数量(以地球60亿人口代入)*行星数量(假定宇宙中的行星数量为1亿)=60亿亿)(60亿(星球人口数量)*[1亿(行星数量)+20亿(一个星系的恒星数量)*500亿(宇宙中的星系数量)]=60万亿亿亿)(60万亿亿亿(一层物质所转化的人口数量)*1亿(假定一个星球有一亿层物质)=60万亿亿亿亿)。……当宇宙中所有物质不断地转化为人类社会……最后,这个人类社会,这个除了人之外没有物质的宇宙,由于人们某种主动的、积极的、创造性的、自然而然的一个集体行为(可以称之为“第三推动”,与牛顿的“第一推动”既相类,又相区别)而转变为一个只有精神(“无”)的宇宙——这个宇宙(第三宇宙)正是物理学家所说的“奇点”,一个没有空间、没有时间、处于量子“无”的状态的宇宙。——这个宇宙(第三宇宙)大爆炸,就变为第一宇宙,第一宇宙中一旦产生了人类社会(劳动产生了人本身),就成为了第二宇宙。
这样,我们就懂得了:精神,如同物质一样,是宇宙的属性。而三个宇宙前后相继、永恒循环,可看作一个宇宙的这个宇宙遵循着一个永恒的法则:从有,经过人(“有意识的物质”),到无。或者说“从物质,到有意识的物质,到精神”。
这样,我们就彻底醒悟了:原来我们身处一个永恒的循环:物质世界,人类世界,精神世界。”
最后,以马克思的两段话作为结束:
“我们并不向世界说:“停止斗争吧,你的全部斗争都是无谓之举”,而是给它一个真正的斗争口号。我们只向世界指明它究竟为什么而斗争;而意识则是世界应该具备的东西,不管世界愿意与否。[L,1,51]”
“辨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辨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20]”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314页(缩写为)
[1]MAEN,3,314 [2]MAEN,4,547 [3]L,2,9 [4]L,3,207
[5]L,3,779 [6]MAEN,4,74 [7]MAEN,1,84 [8]L,3,193
[9]MAEN,3,642 [10]MAEN,4,346 [11]MAEN,3,286 [12]MAEN,3,98
[13]MAEN,3,289 [14]MAEN,3,199 [15]MAEN,1,294 [16]MAEN,3,215
[17]MAEN,3,646 [18]MAEN,3,647 [19]MAEN,1,294 ][20] MAEN,2,112
http://blog.sina.com.cn/melm 电子邮件:muziyin79 @yahoo.com .cn














中国***的理论水平(邓小平理论)低于苏联***的理论水平(斯大林主义),……

苏联在实践上达到的发达国家的生产力,中国还没有达到,而日本山岸会不仅同样具有苏联在生产力方面的成就,而且在生产关系、人的全面发展程度、家庭、城乡差别、国家、民族六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比苏联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或两大步,以至于中国、苏联、日本山岸会仿佛代表着社会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落后国家的过渡时期、发达国家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社会。
在介绍日本山岸会之前,先来介绍一下以色列的“基布兹”。

《以色列的基布兹(公社)和莫沙夫(合作社)》
(作者:何大明)(节选)
我从没想到过自己能去以色列,做梦也没有。
我做梦,倒梦过“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一时间似乎很近,……吃食堂、炼钢铁,跨过人民公社这座金桥就到了。谁知越过却仿佛越远,据说要经过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至少要一百年或更长,今生似乎无望了。然而,却在以色列的基布兹(公社)亲眼目睹了它,至少说是这个大同世界的雏型。
……领事说,我们……农业上80%是公有制,公社占40%,合作社占40%。公社是按马克思的原则“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合作社则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听到此,我们大吃一惊。50年代,作为学生,这些话是背得溜溜熟的。我们也目睹了中国公社的崛起、兴盛、苟延与消亡。……
……而以色列竟冒出来共产主义的公社,而且成功地存活了八十年了,还有走共同富裕之路的合作社。这是公有制的胜利啊,去看看值得!……
送来另纸签证的工作人员,竟是一位老太太,白发苍苍,……我们吃了一惊,……陪同前来的……她说:“使馆可能有公社之风气。公社没有退休制,老年人也有实现自我的机会。”
后来,我知道确有这种情况。六七十年代任总理的梅厄夫人,曾是以色列第一任驻苏公使。当时26人的驻苏使馆,就是以最典型的以色列方式管理的:像个公社。大家一起工作,一起吃饭,领同样数目的零花钱,轮流做一切必须做的家务劳动。……
我们在一个公社住过几天。到了公社,就像到了家。金钱在这里失去效用。所有的财产和生产资料,为全体社员所公有。大家在一起劳动,衣、食、住、行、学习、娱乐,都由公社免费提供。……
第一个公社于1910年由东欧回归中东的犹太移民青年创办。土地是由犹太民族基金组织从阿拉伯地主手中买来的。这些移民深受1905年俄国革命、德国土地改革和丹麦合作社思想的影响,是一批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的精英,……
面对着充满敌意的环境,及荒芜了千百年的土地,自己又缺乏资金、农业技术和体力劳动的经验,这迫使他们给自己立下了集体生活的规矩:土地国有;亲自劳动,不得雇工剥削;互相合作,坚持平等和社会主义。
开拓者们在公社实行共产主义制度,除了性,一切都是公共的,从鞋子袜子,到牙膏口杯。衣服不够,大家出门时轮流穿。……从头学习干农活,排干沼泽,治理沙漠,硬是从荒芜贫瘠的大地上,开辟出一块块新绿。到二次大战前,公社达48个。1948年立国时,达到150个,农村居民有一半生活在公社。……
另一方面,许多开拓任务已不再由公社承担,而成为国家的事情,公社进入巩固提高阶段。到80年代末,全国公社有274个,平均每个公社450人,土地500公顷;大的公社达两千人,新建的仅60人。全国公社社员12.6万人,占全国人口约3%。……
公社村落很好辩认,参观了几个之后,连我们也能一眼认出。若是合作社的村庄,农舍与鸡舍、仓库、菜地都紧紧连在一起,这是为了干活方便。而在公社村,生活区与生产区是分开的。……生活区的中心,都有食堂和俱乐部两大建筑,旁边是一大片草坪和花坛。四周是一排排的住宅。住宅分两片,一片是托儿所、幼儿园、少年宿舍和教室等;另一片则是社员的住房。
孩子出生下来,便进入育婴室。他们不是社员的私有财产,而是公社的儿女。有专人照顾教养,从小就过集体生活,不与父母住在一起,父母在下工后可探视,也可把孩子接回家度假,但睡觉时还要送回去。最近,有些公社也允许儿女与父母住在一起了。但一天的大部分时间,孩子们还是过着集体生活。14岁以后便住进少年宿舍,两个人一间。
社员的住房一排排的,前面是花园,后面是草坪。有些公社人多,也盖有楼房。每户社员的住房面积约50平方米,比一般农民住宅小一倍。原因在于:一、大家都在食堂就餐,家中厨房很小,只有放茶点饮料等的冰箱和烧咖啡、茶的电炉;二、孩子不在家住,住集体宿舍,一旦结婚,便可分到自己的住宅,所以每户仅两口而已;三、公社有洗衣房,集中洗衣,家中不设洗衣间;四、家没有私人车库。
到了吃饭时间,信步走进餐厅就是了。全体社员都在集体食堂就餐。……
几十张餐桌,随你挑着坐。我们发现,人们并非仅是举家坐在一起的。小学生招呼着自己的伙伴,聚群边吃边说笑,几位老年人坐在一堆儿边吃边聊天,一伙年轻人则边吃边争论着什么,也有的边吃边看报。这里没有小娃娃,他们在幼儿园、托儿所吃小灶。
吃完,各自把餐具送到传送带上去清洗。有专人操纵着大型洗碗机。这头放上去,那头取下来就是干净的了。也不交饭票,真是抹抹嘴就可以走了。……凡是大家都不喜欢干的工作,就由全体社员轮流值班来承担,谁也不能逃脱。 电子邮件:muziyin79 @yahoo.com .cn
……公社没有退休制度,老弱病残都安排有适当的活儿干,不会让人觉得自己无用。老年人聚在一起,边干边聊天。……问年轻人呢?“他们在办公室,操作电脑,搞高科技呢。”
在公社,老人和小孩子一样,是最幸福的。不愁吃穿,生老病死,全由公社负担。也不寂寞,村俱乐部每周都为兴趣不同的老人组织文学、绘画、体操、外语等多种课程……
小孩子是公社的希望。本来儿童在西方就受重视,在公社更是备受优待,真是当成花朵了。公社的孩子也特别多,鲜花满园,大概是父母生儿女时不必考虑经济压力与教养困难之故。全国公社的年龄构成中,14岁以下的人口占30%。社员子女的全部抚养、教育费用都由公社支付。
孩子们从小就过集体生活,家庭观念较弱。他们有自己的小农场,从事体力劳动,处理自己的事务,对许多问题自行决策,培养自己的合作和集体主义精神。
公社一般自有小学,中学是邻近的几个公社联办,有黄色的校车接送。高中设在地区,便住校了。十八岁时,和全国的青年一样,都要去服兵役。……
服完兵役,或继续升学,或回公社劳动。能有本事上大学,公社仍供养。……
重视教育是犹太民族的传统,公社也把它视为无形的财富、头等要事。除了青少年的教育外,成人教育也很强调。……公社有目的地选派社员到高等院校深造,社员中一直有10%的人在大学学习。全国公社运动和合作社运动联办有培训学院,设有长期和短期班,对计划、管理、柑桔、园艺、农作物、灌溉、机构修造等方面进行培训。有时甚至送出国专项进修,或把外国专家请进来授课。所以社员的素质很高,目前以色列派出国的专家不少就是公社社员。
文化生活自然十分丰富。公社现在都建有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游泳池等,社员每年享受到的音乐会、戏剧、电影的次数,比城市的高级技工还要多,每人每年在休养地度假一次,每年还有一定的出国旅游名额,社员轮流享用这一机会。医疗保健免费,自不待言。……
……有些衣服是公社缝纫房自制的。洗衣也全部自动化。衣服脏了,送到公社洗衣房去,各家只需把它按棉、化纤、毛、内衣、外衣等分类,投入不同的洞口就行了。每家的衣物上,都有一个号码。一两天后,就可以取走洗净烫熨好的衣物了。……
……有特殊才赋的文艺人才,可以从事特殊职业(当艺术家、作家等),而继续在公社居住,参与公社生活,照常参加厨房值日及守卫工作,他们的收入交给公社,生活水平和、与一般社员一样。我们在以色列时,国家教育部长是社员,工资交回公社,他在政府办公,公社按出差给他发补助。……
公社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民主管理。……
各公社的历史长短不同,规模大小相异,但事关集体,无论大小,社会、经济、文化等均实行民主管理。公社的最高权力和决策机构是全体社员大会,它也是表达一个人参与集体生活的方式,每星期六(安息日)晚上召开。大会讨论和决定公社的政策,选举各种干部,批准预算、决算、新社员入社,监督和控制整个机体的运行等。……
值得强调的是,公社的干部职务不伴随任何特权,是一种无报酬的业余服务,白天照常到各个岗位去劳动。无论担任什么职务,做什么工作,全体社员平均分配抽所得。……当选也意味着大家对你人品和能力的尊重,这本身也是一种激励。……
公社的生产安排,由工作调度员和劳动委员会负责。调度员每天给社员分派工作,一看志愿,一看需要。大部分工作是定期交换的,教师、厨师等专业工作较为固定。各个部门都有妇女参加……
公社是理念的产物,依靠自己的力量从事体力劳动的原则,是公社意识形成的主要支柱。他们不准雇工,认为剥削行为与公平正义相悖。……
建国初年,涌入难民一百多万,大多是从周围的阿拉伯国家里被赶出来的,他们不愿加入公社,可是要做工。公社虽也需要劳力,但反对雇工剥削。国家强迫他们为难民提供了工作。好在后来,大部分难民组织起来,建立了合作社村庄。……
“没有物质刺激和惩罚,只有精神手段。一开始是大家不理你,然后劳动委员会找你谈话,让你讲清楚干活不好是何原因。如果还不改正,经社员大会三分之二多数同意,即可开除出社。一般大家的冷眼就使得懒汉自动离社了。”……
公社在全国虽然只占人口的3%,但其势力与影响却要大得多。梅厄夫人说,如果没有公社,很难想象这个国家会成什么样子。更多的人干脆说,没有公社,就不会有今日的以色列。……
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学者,以色列农经专家更倾向于让我们多看看以色列的合作社。他们认为,公社是少数知识精英的试验;对于传统社会的农民来说,过于高远。若尊重他们的话,更适宜的是引导他们团结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要循序渐进,不要蹦!不要大跃进!
为此,我们还参观了不少合作社。……
合作社是按劳分配,以户为单位,在社内一家一票。合作社种类较多,有的近似于公社,有的像我国的高级社,有的像初级社。我们参观过一个印度犹太移民的合作社村庄,每家一份同等的国有土地和水,各自耕耘,各自消费,大型农机共同分担购买,轮流使用;种子、农药、化肥、技术指导、销售等产前产后服务由村合作社经营……从种植的农作物上,也可以看出公社与合作社的区别。花卉、蔬菜这一类劳动密集型的农业,家大业大气儿也粗的公社一般是不搞的,那种劳动太辛苦了。没有上下班的全天候作业,忙得不可开交时,全家老小一齐上。公社的青少年在上学,它的劳动力中仅有四分之一务农,三分之一强的人都在搞服务,人们还有开会,提高素质,管天下事。所以,公社只是种一些使用现代化农机、有规模效益的大田作物,如谷物、棉花(有采棉机)、鱼塘、饲料(苜蓿等)等。

在我搜集到的山岸会的很多资料中,以《南街现象》里李彦春《日本有个“共产主义村”》(写于1998年)、《晶牛周报(2005年6月28日)(“考察山岸会”特刊)》较为经典,所以我在论述山岸会时就利用了这两个资料(:“……引文……”出自这两个资料)。
生产力:“丰里有土地一百公顷。工种有养牛、猪、鸡;种稻、菜、树、茶、草、蘑菇、果树;农、水产品、乳业、肉类、饮料、木材加工;制造有机肥、建筑、运输、和出版印刷业、行政、销售即科研。上述工种分为十六个部门。”
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按需分配”:“ 一切财产、通货村民共享,个人无秘密。变成无所有的“一体生活”的具体操作是,外面的人进村时,个人财产(金钱、衣物、首饰、家具、书籍等)一切冲公后身外无一物。”“山岸会实行废除私有制、各尽所能、按需所取;”“人们衣、食、住、行按需所取,婚、丧、嫁、娶集体承办,生、老、病、死均有保障。”
生产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平等、互助合作关系”:“无论男女老幼、先进落后,同属一个平等

Admin
Admin

帖子数 : 193
注册日期 : 13-04-28

http://banshe.8008cn.net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